打卡和理想生活

几年前,微信流量的红利还在,非常流行在朋友圈和小程序打卡:打卡早起、打卡学英语、打卡读书、打卡日更。但我一直兴趣不大,觉得成百上千人每天拍照发帖的行为和在贴吧、论坛灌水一样无趣,我不屑于用这种形式主义的方式,宣示我们是一群没有意志力的弱者。

在被生活毒打多年之后,我逐渐意识到:个体力量的局限和人性进化的艰难。我们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,我们必须要接受并追求去向外求助。

这有点类似于火影中鸣人和尾兽的那句:

九尾,把你的力量借我吧。

相信某件困难的事情,理所应当,相信某个难以企及的标准,是我们这个小团体的一般水平 —— 这大概是打卡社区能提供的最大的源动力之一。我们被「更好的自己」所召唤,从身边的伙伴身上获得激励,我在这个环境中受到禁锢,心甘情愿,把它作为成长的献祭。

想明白这一点,我开始寻找一些小圈子加入其中,也开始着手行动,比如积极地发微博、即刻,在 Telegram 的一些频道发言。塑造这个小团体的氛围的同时,也从这个小团体中谋求一些力量,没准还能构成个共同体什么的。

除了参与打卡社群,在自己的社交媒体打卡的门槛更低,至少比孤独地用一些打卡 App 感观更好。比如我最近开始的 #理想周六# 系列,我每周六上午的理想安排是:健身房锻炼 1 小时 & 星巴克写作 1 小时。我已经坚持了三个星期,打卡的方式就是每周六发条微博,并附上 #理想周六 的标签。

图片[1]-打卡和理想生活-Louiscard

虽然不输出增量信息,但还是会有小几千人看到,偶尔还会有人给你点赞评论。虽然大部分人并不会关注这种打卡灌水贴,但是想想每周六有一两千人看到你到底有没有「说到做到」,凭空多出一些莫名的使命感和该死的胜负欲。

而一旦开始,你就可以慢慢优化,比如这篇 Blog 就是我在星巴克快速敲出来的,并且在离开星巴克去吃午饭之前在自己的博客发表,完成的打卡 Pro 版。

是的,打卡本身像是个生物,也在不停演化生长,我自己都好奇它会慢慢长成什么样子,但它一定能像九尾一样借我力量。

方法论很重要,工具很重要,但在低频的实践练习下,那些都没什么价值。为了换取高频的哪怕低水平的练习,我用 36 块钱买一杯冷萃,换取 1 小时专属时间,为了对得起这个投入,交付并完成打卡,让自己的 #理想周六# 更加理想。

这么说来,#理想#系列之后还能覆盖什么呢,我真是搓着小手期待万分。

THE END
点赞6 分享
评论 共3条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• 头像酒鬼醉游0
    • 头像潇潇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