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tion 3.0 with Agents 更新一览

在时隔 7 年之后,Notion 的大版本,3.0 重磅上新,Notion 将其称之为 —— 全球首个知识工作智能体 (first Knowledge Work Agent in the world)。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 AI 聊天机器人,全新的 Notion Agent,主打一个能「替你做事」的同事型 AI。

作为知识工作者,我们能否像「程序员」一样,拥有类似 Cursor、Claude Code 这样的工具直接能在我们的生产环境搭把手,提升我们的生产力呢?这篇文章,我们来聊聊 Notion 3.0, 看看这次都有哪些升级。

图片[1]-Notion 3.0 with Agents  更新一览-Louiscard

Notion 的演进脉络

我们先稍微花点时间,聊聊 Notion 的三个大版本演进脉络。

Notion 1.0 定位在笔记工具,跟 Google doc、Evernote 一样,是一个更好用的在线文档,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Notion 提出「Block 块」的概念,深刻影响了整个文档类工具的产品形态,这一点还是非常厉害的。

2.0 正式推出了数据库 database,像 Airtable、Monday 还有国内的飞书多维表格,都属于这个大品类,更准确的说,这属于「零代码」工具,能用它搭建各种小系统。这个版本具备了 AI 的基础功能,比如帮你优化表达、帮你修改格式。

最后就是刚刚更新的 3.0,毫无疑问,这次升级最大的变化就是 AI Agent,从「你的工具」升级为「你的工作伙伴」,Notion 的大版本更新一向非常克制,所以本次更新还是很值得关注。

图片[2]-Notion 3.0 with Agents  更新一览-Louiscard

Notion AI agent

我们总是听到大家提到 agent,那么 Notion 的 agent 有什么特点呢?

发布会 Ivan 提到为了让 agent 能 “does real work”,特意送去训练营苦修,哈哈,很有趣 —— 看给孩子累的。

图片[3]-Notion 3.0 with Agents  更新一览-Louiscard

经过训练之后的 Notion agent,能理解工作区上下文,连接外部工具,按你的偏好执行多步任务的智能体。一句话,你能在 Notion 当中做得任何事情,agent 都可以做。

Notion 的 Agent 到底能实现到什么程度,我们这里分为 4 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:

多步工作流自动化

它与 Notion 数据库兼容。它可以执行多步骤操作,并能独立工作长达 20 多分钟,拥有全新的记忆系统。

你可以要求 Notion “将最近两次会议记录汇总成高层提案,写入‘项目A’进度库,并给起草人发送跟进信息。” Agent 将分步骤执行:摘要 → 生成新页面 → 更新数据库属性 → 起草消息。

我们的日常工作当中有非常多的工作,都属于这类,Notion 将其定位为「busy work」,整理会议结论、更新项目进展,给领导汇报……这些在 Notion 中会逐渐由 AI Agent 来代为完成。

企业级上下文与连接器

「上下文工程」越来越火,在 toB 领域,在「工作的场景」,「上下文」更加重要。Notion 推出的连接器便是解决这个问题,除了连接三方的 Slack、Gmail、Outlook、Box 等工具,Notion 收购整合的 Mail、Calendar 等产品,让 Notion 处理任务时拥有更全局的视野。

比如你可以让 Agent 汇总「上周所有来自 Slack 和邮件」的客户反馈,并将其整理到 Notion 的「客户反馈数据库」中。随着 MCP 协同的开放普及,不同软件之间的壁垒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,给用户带来更便捷的体验,这时候海外产品的「开放性」也能带来更大的优势。

个性化与记忆

Notion 一直以来都有很好的产品品味,而且非常独特、有趣,这次也当然不例外。首先,你可以给你的 agent 设置具体的名字和形象,比如我最近在用「猫猫」挂饰的形象,我叫它「Louis」。

图片[4]-Notion 3.0 with Agents  更新一览-Louiscard

更厉害的是,你可以在「Agent 指令页」设定风格与规则,如语气、任务默认库、状态与 emoji 规范。

这些个性化设置的厉害之处在于,都可以用自然语言来进行设置,而不是有非常多限制的「偏好设置页面」,比如我设置的是:我创建任务,默认都在我的「任务」的数据库,因此当我跟 AI 说创建 xx 任务,就会自动保存到适合的位置,指派给我,贴上某个标签,换句话说,这意味着实现了 prompt 设计自动化,其实非常友好。

我使用飞书的「工作配方」,macOS 的 Keyboard Maestro 等软件,这些还都是拖拉拽的方式来配置自动化工作流,在 Notion 中能用自然语言实现大量的自动化安排,想象空间非常大。

Custom agent 自定义 agent

这个虽然当前还在早期试用阶段,没有正式推出,但是这可是放到「one more thing」里面,算是发布会的重磅更新了。

这个功能可以简单理解为,我们前面介绍的 agent 是你的助手,985 毕业,聪明、听话、能干、忠诚 …… 但我们要想更高效,除了有助手,也还得用厉害的同事。

Custom agent 就是这个定位,它能帮你打造很多独立的智能体,实现更全面的自动化。

官方宣传的原话是:

想象一下,一支由智能体组成的团队,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专长,在后台运行。这些智能体……在你睡觉的时候也在工作。

imagine a whole team of agents, each with their own specialty, running in the background

图片[5]-Notion 3.0 with Agents  更新一览-Louiscard

发布会的演示了在 Slack 群,AI Agent 可以回答某一类问题,比如问「离线功能什么时间上线」,然后这个 Agent 搜索知识库并回答,然后自动收录。这些 Agent 还能设置相关的 tools 和 access,让他有自己的工作范围。

试用注册入口已打开,Learn more about Custom Agents. 不过显而易见,这是一个面向企业场景的功能。

其他重要更新

接下来,我们来简单介绍下,其他的更新内容:

Offline mode:传说中的离线功能,终于上线了 …… ivan 提到这个功能上线之后,Reddit 上关于 Notion 讨论热度都下来了,大家突然不知道吐槽什么了。

权限支持 row-level access:解决团队协作和客户管理中的一大痛点。一个用户呼声极高的功能。现在可以精确控制数据库中的每一行(每一页)谁能看到、谁能编辑,而不仅仅是整个数据库。

AI 公式创建:在数据库公式栏,直接输入“如果任务状态是‘完成’,则显示 100,否则显示‘进度’属性的值”。AI 立即生成代码。

地图视图与 Place 属性:位置数据的可视化呈现,这功能其实非常实用,我在 Notion 中搭建了「吃喝玩乐」的数据库,记录各种吃喝玩乐的地方,不过目前测试下来,由于使用的服务是 Google 的地图服务,在国内使用体验还非常一般。

图片[6]-Notion 3.0 with Agents  更新一览-Louiscard

最后的话

Notion 3.0 让 Notion 的 AI 功能从「会写」进化为「会做」。从「手动搭建系统」的阶段,带入了「指令驱动 AI 执行工作」的阶段。极大地降低了 Notion 的使用门槛和维护成本。对于用户,特别是付费用户,企业用户来说,生产力将获得不小的升级。

但是否真的能够大幅消灭我们的琐碎的工作,还需要我们在真实的环境中更多的体验和测试。

THE END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